邹文盛作为三人中官职品级最高的一位,首先开口回答道:“回皇上的话,微臣并未随身携带此物。”
王皋与赵璜看到朱冶廷的目光转向他们两个时,也连忙表示没有带。
朱冶廷点了点头,随后看向站在一旁的大太监魏彬,问道:“黄大伴,你可曾随身携带此物?”
魏彬虽然不知道为何朱冶廷会突然问到这个,但他知道这其中肯定有深意,也摇了摇头,回答道:“这玩意又不能当钱花,老奴自然不曾随身带着了。不过如果万岁爷现在要的话,老奴倒是能立马去给您弄来。”
“嗯,你去给朕弄几张来瞧瞧。”朱冶廷挥了挥手,示意他可出去办这事了。然后转头看向邹文盛,笑着问道:“刚才黄大伴的话,你也听到了,朕想知道,为何大明宝钞现在不能当钱花了?”
邹文盛一听这话,倒也没有慌张,毕竟之前作为户部左侍郎,杨潭年事已高基本不管事,所以户部的事基本都是他和王皋在管,大明宝钞不能当钱花的原因他也清楚,随即开口回道:“回禀皇上,此事说来话长,如果要细说缘由的话,恐怕要耗费皇上不少时间。”
朱冶廷闻言笑道:“无妨,就劳烦爱卿给朕详细说说,朕想听。”
邹文盛拱了拱手,接着将其中缘由娓娓道来。
原来在明朝建国初年,由于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制造铜钱,铜钱的数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所以国家急需一种新的货币。明太祖朱元璋在学习元朝制钞的基础上,开始发行明朝的纸币——大明宝钞。并且于洪武七年设立了宝钞提举司,于洪武八年,正式开始发行宝钞。
大明宝钞的发行与管理由宝钞提举司负责,并且下面设立了行用库,专门用来负责宝钞和金银的兑换。
宝钞的面值,按照大小排列,从一贯到五百文、再到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后来在户部的建议下,又发行了从10文到50文一共五等小面值的钞票。
而为了配合宝钞的推行,朱元璋特立颁布法律条令,禁止金银作为货币在市场进行流通,并且强制老百姓把手里面的金银兑换成宝钞。按照当时的比价,一贯宝钞,能够兑换白银一两;四贯宝钞,则能够兑换一两黄金。
除此以外,为了防止民间制造假钞,影响宝钞的正常流通。明朝政府还特意使用了特殊的防伪措施,比如加盖钞印,并且制定严厉的措施打击制造假钞的行为。
而所有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障宝钞的顺利发行。
总结一下太祖朱元璋时期大明宝钞发行的特点,可以这么说:国家大力推行,迅速占领主导地位。
朱棣即位以后,继续宝钞的发行,并且还制定了很多新政策,来为宝钞的流通保驾护航。
第一,赋税折钞。对老百姓应该缴纳的赋税,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比例用宝钞缴纳。据《明会典》规定,三十贯宝钞抵一石大米,二十五贯宝钞抵一石小麦或者大豆,四十贯宝钞抵一斤生丝。关于这一政策的记载,也可以从《明会典》中找到:《明会典》记载:“令各处税粮课程赃罚,俱准折收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