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曜在建章宫前殿召开朝议,大臣们屁股下坐着的也是这种榻椅。
虽说刘曜发明的靠椅等物件在他大本营九郡一区境内普及的很广,但也只有在书房、卧房、客栈包房等私人场所内,才能看见后世常见的座椅板凳。
陈鹤环视众人,平淡淡道了一句:“都坐吧!”
待众人落座之后,他拆开手中的公文包,从里面捏出厚厚一叠公文。
“诸君,请务必仔细研读,此乃大王颁布的最新政令公文!”
陈鹤把那叠公文递给旁边的一个里长,后者抽了一张,接着传给了后面一个人。
一张公文与报纸一样,有四个面,文字较小,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
而且,在公文首面的右上角,有一个拇指大小的正方形黑框,里面写着“内部”两个字。
“内部”二字表示这公文属于朝廷内部资料,严禁外传!
公文很快分发完毕,现场众人皆低头认真的细细阅读。
得益于夜校扫盲班及汉语拼音的功劳,如今刘曜大本营九郡一区境内的地方官员,基本上识字量都在千字以上。
为了确保治下基层的官员和百姓可以理解,刘曜在命程昱草拟政令内容的时候,要求使用了口语化的行文方式。
陈家乡的众里长、保长代表理解起来,并不会有障碍,毕竟政令内容之中没有生僻字。
“大王爱民如子,如今颁布这等善政,我等自当积极遵从!”保原亭长韩鹏率先表达了他的态度。
陈家亭升格为陈家乡之后,下面划分出了两个亭,即西李亭、保原亭。
陈鹤寻声望去,发现是在场众人之中年级最小的韩鹏,便没有说话。
韩鹏是最早一批迁入陈家村的外来户,他的大姐当年带着他与他的弟弟和他的二姐,随着其他的韩姓人一起迁入了陈家村。
当时陈鹤出于种种考虑,纳了韩鹏大姐为妾。
目前,韩姓人占了陈家乡总人数的一成多,仅次于陈姓人、李姓人。
陈鹤扭过头,朝旁边的一位老者瞅去,询问道:“李老,你怎么看?”
被陈鹤唤做“李老”的人,也是最早一批迁入陈家村的外来户,是目前西李亭的亭长。
李姓是陈家乡现在的第二大姓,李姓人占了陈家乡总人数的二成,仅次于占陈家乡总人数五成的陈姓人。
“政策虽好,但实施起来,恐怕有不少难度。建设‘公共养殖场’倒不难,老农我尽管识几个字,可毕竟没读过书,真不知该如何施行这‘农村合作社’制度。”
李老的一番话,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
听着众人的议论声,陈鹤慢慢陷入了沉思。
刘曜颁布的政令,涵盖的范围较广。
他把百姓集团负责办理义客牍事务的部门,并入了地方政府机构,也对集团其他的部分职能部门进行了调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