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强硬派,自然就有息事宁人派。
这无关利益,只是看待事情的出发点与角度不同。
由于桥玄是御史大夫,所以他发表完观点之后,杨赐身为三公之一的丞相,无论支持与否,都要表态。
“启禀大王,老臣认为,若是可以不动刀兵,那便尽量不动。可先以安抚为主,或可增加赔付的钱财数量,稳住其他没有犯罪的家族,从而分化瓦解叛乱势力。”
杨赐这番话说的也有道理,显然是事先调查过叛乱的起因。
“太尉,你怎么看?”在相台首脑发言之后,刘曜看向白发苍苍的皇甫规,以平缓的语气问道。
皇甫规正欲站起行礼,刘曜伸手向下虚按,示意对方不用站起来,同时道:“老将军不用多礼,你年事已高,坐下说即可!”
“礼不可废,老臣但凡还有一口气,就必须尽君臣之礼!”皇甫规不顾刘曜的施恩,还是站了起来,中气十足道。
其实,他在刘曜称王之后的两个月内,有好几次想在朝议上向刘曜告老还乡的。
因为皇甫家的皇甫嵩已经成为了第二军的军长,统领着两万人的军队,守护着凉州。
他若再当太尉,岂不是会让皇甫家成为人人议论的对象?
将门世家的苦恼,便是要保持好一个度,不能惹得君主猜忌。
越是了解刘曜制定的军事体制之后,皇甫规越是觉得刘曜圣明无比。
在新的军制之下,将军领兵造反的成功率,简直低到不可能。
这也是促使皇甫规打消告老还乡念头的原因之一。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乃是他觉得过去近十年的时间,皇甫家乃至凉、并两州的许多边民、将士,皆断断续续的得到了刘曜在医药、衣物上的支持。
尤其是颗粒药剂的普及,让许多作战的士卒有幸在风寒外感、高烧发炎等致死率极高的情况下保住了性命,改变了许多家庭的命运,让许多家庭避开了因家中顶梁柱死于疾病,而致使家庭支离破碎的结局。
若是他摆摆手,致仕去了,不再为刘曜效力,那简直太不讲情义!
总而言之,于情于理,皇甫规都要好好把太尉的工作干好。
所以,他沉吟了一下之后,直接开口道:“臣觉得,可下令让各郡郡尉集结各乡义勇,依照所掌握的证据,对有罪之户进行公开审判,好教其他人知道,朝廷为何要处置他们。”
“下一步,再对其他并无具体罪过,只是心怀不满的编户加以劝说教化,说明授田政策之好处。如此一来,若仍有编户执意反抗朝廷之政,届时以扰乱朝廷法度为由,治其罪不迟。”
皇甫规的观点,有点像杨赐与桥玄的融合,只是手段更加高明。
首先是用武力处置一批罪大恶极的人,因为这些人本来就该死,所以杀了他们,其他曾经被他们欺负过的百姓,反而会拍手叫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