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靠山屯位于小兴安岭的腹地,从我爷爷避祸到这里已经过去将近七十多年了。
刚开始屯子里只有一、二户人家,随着外面战乱、世道不太平,陆陆续续又有很多人背井离乡逃难来到这里,这里地处偏远孤僻的深山之中,外面的战乱很少能波及到这里。
在那个乱世这里反倒成了一方净土。只不过因为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更多了些辛苦。
从外面过来讨生活的以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山西人、陕西人为多,因为和蒙古相距并不是很远,蒙古牧区的牧人也有迁居到此地生活的。
还有四、五家俄罗斯人由于国内发生战乱,拖家带口结伴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一路南下,最后在我们住的靠山屯定居下来。
随着外来人口的日渐增多,屯子的规模也渐渐扩大,常住的固定住户大约有二百多户,多个民族混居在一起,有满族人、蒙古族人、达斡尔人、赫哲人、朝鲜人、汉人等。
有以织补衣服维持生计的针线行,有种地开荒的农民,有打猎为生的猎人、有常年在江、河、湖里打渔的渔家,有开铁匠铺的铁匠,打日常家具木器的木匠,还有鱼行、米行、肉铺、中药铺、成衣行、棺材铺等等。
还有一些常年经营皮货生意的外地客商,经常往来奔波于县城和村落之间,五行八作充盈于市井之间,多民族杂居,各色人等杂处。
大家在一个屯里住得久了,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相处的还算和睦。
在我们靠山屯西南方向大约十里地的距离生活着一个鄂伦春原始部落,他们世代居住在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之中,算起时间也有一、二百年了,整个鄂伦春部落大约有七、八十户人家,大部分都是猎户,平时主要以上山打猎为生。
我们屯子后面不远的地方就紧贴着老林子的边缘,以连绵起伏、缓慢爬升的山岭、草坡地势为主,所以整体山势并不显得很陡峭,山上生长着大片粗大的红松林、柞树林,间杂着还有许多白杨、桦树、冷杉、椴树伴生在周围林地之中,树林子周边也杂乱生长着成片的榛柴、山核桃、山梨树和山里红树。
在接天连枝的林子里,山葡萄藤和山花椒枝蔓紧紧的缠绕在周围大树的主干和枝条上,执拗地攀缘着高大的树木树干,将自己的藤蔓奋力向上侵占着本来就很狭仄的空间。
抬眼望去,到处都是林木茂盛,树高草深。参天的古木遮天蔽日,即使白天走在林子里,由于枝叶的遮挡,透过繁枝密叶的间隙挤进来的日光也变得斑驳散乱。
我们家的一溜房子盖在偏靠屯子东头,在距离密林子外二里远的地方盖了一座大院,里外五间正房,外加两间储存粮食、日常用具、兽皮、兽肉的仓房,算得上是靠山屯里的大院子了。
因为是最早搬到这里的老住户,所以屯里人对我们家都很尊敬和客气,那个时候的东北气候异常寒冷,地里种的农作物生长缓慢,秋粮收成也低,再加上身处兵荒马乱的乱世,天灾、**频频,靠种地收获的粮食常常不够吃,能在山中经常打到各种大、小野兽的猎户特别受到山民的尊崇,兽肉在那个饥一顿、饱一顿的年头里,有时候是能救命的稻草。
屯里人都习惯尊称我父亲为穆猎头,我父亲那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单独进山打猎的次数也渐渐少了,养家的担子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我的肩上,那时候家里的生活在屯子里还算可以,仓房里有存粮、有上山打猎一时吃不了,积攒下不少风干的兽肉,房梁上经常挂着些硝干、熟皮、鞣制好的熊皮、虎皮、狼皮、猞猁皮、狍子皮。
那些常年经营皮货生意的商人一到我们屯子里,总是不忘先到我家坐坐,和我父亲拉拉家常,唠扯些在县城、省城里发生的新鲜事,一般从我们家收购皮货,给出的价格都很公道,就这样,我们一家人靠着父亲和我上山捕获的猎物换取日常的柴、米、油、盐,也能维持家里的日常生计,一家子过着还算踏实、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