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章 苏爷爷的奇闻异事

这一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的黄庭坚在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呱呱坠地了。

请大家记住,苏轼年长黄庭坚十岁。

当黄庭坚还在襁褓里吮奶哭闹之时,小苏轼已经成了一名识文断字的小学生了。

某一日,下雨天闲来无事,小苏轼与彭山县的同学程建用(字彝仲)、杨尧咨(不详)、苏辙四人在一起做联句的游戏。程建用起句:庭松偃仰如醉。杨尧咨对曰:夏雨凄凉似秋。苏轼即云:有客高饮拥鼻。苏子由却说:五人共吃馒头。众皆笑倒。

这是一段苏轼兄弟俩小时候的美好回忆。

庆历六年(1046),父亲苏洵与史经臣一起去举制策,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十一岁的小苏轼,在这一年里作了一篇全是四字句的《却鼠刀铭》。

铭中所述是苏子瞻有一把却鼠刀,此刀从村夫野老手中得到的。平时就藏在匣子里,到需要驱鼠时,只用焚香礼拜,将却鼠刀置于擦拭干净的几案上,就能使该房间里再无鼠患。此铭写就后,深得老祖父苏序的称颂,并且命人找来名贵的纸张誊写后,加以装饰,钉在居室的墙壁上,时时把盏捋须、呵手观览。

次年,在外游历的苏洵与其二哥苏涣在京城开封相遇,面对小弟落榜后的失落,苏涣作诗安慰了小弟一番,“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苏涣告诫三弟,出门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住店时务必警觉些,另外还有,路过荒郊野岭时要把你的驴给骑稳喽。

灵关在今四川雅安市宝兴县南,属一座险要的关隘。

苏洵带着二哥的谆谆告诫,骑着毛驴离开了京师这个伤心之地,先绕道嵩山一带,游览了嵩岳奇峰以及伊洛秀水,接下来又与讷禅师、宣僧、景顺长老几个人同游。其中蜀僧阿宣是逮事(侍奉)讷禅师的随从。讷禅师,全称庐山圆通居讷祖印禅师,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俗姓蹇。蹇音兼,形容跛足或是行走困难。但讷禅师腿脚却极好,还能畅游。

苏老泉在见多识广的讷禅师与景顺长老的引领下,一路来到江西虔州(今称赣州),在天竺寺见到了白居易的墨宝真迹。之后,还与钟棐、钟槩兄弟一起闲游。(注意宋时兄弟起名字的传统)

谁知,物极则必反,否极则泰来。

这年的五月十一,正当苏洵在江南水乡玩得正嗨之时,七十五岁的父亲苏序老死家乡了。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等到苏洵知道这一消息,已经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苏序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无神论者。

因其子苏涣登朝,苏序先是被追封大理寺评,后又因苏辙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爷爷苏序又被加封为太子太傅之荣耀。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