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总统授权后,钱德勒兑现了承诺。
在第一轮谈判中,钱德勒就答应了喜田多一郎提出的几乎所有要求,而且还做出了一些额外保证,比如情报支援。
喜田多一郎不是笨蛋,趁此机会为日本争取了一切能够争取的东西。
只是,喜田多一郎严重缺乏远见。
在与钱德勒会谈的时候,喜田多一郎提出的要求,几乎都局限在空中力量上,而没有过多的考虑海上作战。
当然,这并不表明喜田多一郎没有提出多少要求。
喜田多一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获得美军的F-22,而且是进行了全面改进的第五批次。
钱德勒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仅此就能证明美国推动战争的决心。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前,F-22有三个批次,其中第一批次只有部分战斗力,第二批次拥有完备的制空能力,第三批次针对多用途性做了改进。没有第二次朝鲜战争,F-22的改进工作到此为止。
第二次朝鲜战争中,F-22的性能缺陷暴露了出来。
虽然第三批次的F-22已经具备了对地打击能力,能够使用九百磅级弹药,但是其多用途能力仍然不够突出,很难执行防区外打击任务。在F-22夺取了制空权,作战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联军仍然得用突防能力有限的第三代战斗机执行打击任务,结果在志愿军的防空火力网里损失了大量战斗机。
F-22的第四批次,就是针对多用途性做了更加彻底的改进。
让F-22重新上天的还是第五批次,即针对电磁战能力进行的全面改进。
到二零一八年底,美军的所有F-22都达到了第五批次的标准,之前服役的战斗机全部完成了改造工作。
只是,在对外销售时,美国有所保留。
当时卖给日本的是第三批次的F-22,即便是出售给以色列的,也只是第四批次,而不是最好的第五批次。
按照美国的军火销售政策,要到第五代重型战斗机问世,才会出售第五批次的F-22。
严格说来,第五批次的F-22应该变更代号,比如F-22B,或者为了避免与FB-22混淆而用F-22做代号。但是为了推销F-22,美国空军配合军火商,故意混淆战斗机代号,不然其他国家肯定不会花巨资采购F-22。
比起前四个批次,第五批次的F-22的改进非常彻底。
除了增添电磁对抗系统之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动力系统。在美国空军中,F-22的主力发动机不再是F-119,而是在定型竞争中败下阵来的F-120,而且是这种发动机的全面改进型号。
F-120在竞争中败给F-119,不是不够先进,而是不太可靠。
作为变循环发动机,F-120的初始就比F-119高得多,而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技术不够成熟、可靠性非常低。因为在F-22服役初期,没有一种战斗机可以与之抗衡,所以使用更加可靠的发动机,不但能够达到战斗机的设计指标,还能减少使用中的麻烦、以及维护费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