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五代
在航空化时代,衡量一支海军的不仅仅是战舰,还有更加重要的舰载航空兵。
二零三零年,随着美国的F-X项目的初期研发工作正式结束,诺思罗普公司的F-44从原形机发展到量产型,中国的J-30/J-32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制造阶段,航空兵正式进入了第五代时期。
严格说来,第五代战斗机才是美苏冷战结束之后的第一代现代化战斗机。
以F-22A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要么是在美苏冷战时期研制,要么是利用了美苏冷战时期的技术积累,在指导设计的战术思想上,第四代战斗机仍然遵循了美苏冷战期间的基本规则。
虽然美苏冷战结束之后,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比如F-35项目就拖延了十几年,俄罗斯的T-50更是几经坎坷,但是与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相比,这些麻烦就算不了什么了。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美国率先提出了第五代战斗机的概念。
说得准确一点,是提出了第五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即“无人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海军率先搞出来的X-47B舰载无人战斗机。当时,美国甚至宣称,将在二零三五年之后用无人战斗机替代百分之九十的有人战斗机,而美国海军还在二零一一年左右制定了相关的计划。
第二次朝鲜战争,直接毁灭了这个美好设想。
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特别是在电磁武器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无人战斗机的可靠性与作战效率都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结果就是,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再也不提无人战斗机了。
只是当时,谁也不清楚第五代战斗机的准确发展方向。
东海战争前的五年里,美国做了大量理论研究,结合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经验,提出第五代战斗机应该以多用途为主。
原因也很简单,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美国缺乏的不是制空战斗机,而是性能卓越的多用途战斗机。要怪也只能怪F-35项目拖延了十几年,到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军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少得可怜,仍然让F-16、F-15E与F/A-18E/F等第三代战斗机充当对地打击主力。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在这个方向上花了不少力气。
比如在二零一七年,美国启动F-X项目的时候,洛马、诺思罗普、波音等公司就各自拿出了设计方案,而且都以多用途型为主。洛马的方案是利用F-22A的成熟技术,研制一种重型多用途战斗机。诺思罗普则是利用YF-23的技术积累,提出了一种无尾布局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波音的方案最为超前,是一种采用了翼身融合技术的无尾翼布局的重型战斗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