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沈忆宸的话语,成国公朱勇脸上神情是满满的震惊,他没有想到自己这几年来不怎么关注国事,原来易储已经发展到的地步,连皇长子朱见济都有人敢谋害。
朱勇反问了一句,他着实有些不敢相信谁会这么大胆。
说实话,如果太上皇朱祁镇没死,亦或者石亨没有主动示好拉拢寻求联手,沈忆宸还真会把第一怀疑目标,就锁定在忠国公石亨身上。
毕竟满朝文武,论猖狂跋扈者莫过于他,再加之他的野心已经远远不满足大明国公的顶点,想要开创活着封王乃至于当摄政王的程度。
朱见深废了,朱见济死了,对石亨来说就是最好的局面。
不过仔细想想,沈忆宸最终还是否决了猜测,把目标锁定在文官集团身上。
毕竟只有朱见深继位大统,废掉朱祁钰一脉的帝系传承,才能改变目前皇帝仪仗宦官跟新贵的格局,让老牌文官集团再度掌控权势。
只是猜不透文官集团背后的主使者到底是谁,那些看似有能力做到此事的人,比如天官王直、大宗伯胡濙,没有这个胆量跟野心。
有这个胆量跟野心的,又没有把手伸到深宫里面的能力!
听着沈忆宸告知的答案,成国公朱勇没有再继续询问下去,他同样陷入了沉思中,在脑海中一个个思索排除着可疑的对象。
两人就这么并肩出宫一直走到了承天门外,直到来到了停放的马车面前,朱勇这才开口说道:
成国公朱勇斩钉截铁的说出这段话,他不相信这件事情是文官集团高层所为,很多时候一个战略误判将导致全局被动,沈忆宸必须再认真思考幕后那一方势力到底是谁。
沈忆宸感叹了一句,这就是为什么他会硬着头皮去示好曹吉祥,并且透露出与对方合作的意图。如果在宫中没有高级宦官当做盟友,得到消息的渠道跟时效性将大打折扣,情报上就处于绝对的劣势。
这种劣势,哪怕赵鸿杰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都无法弥补。
宫门之深,成国公朱勇如何能不明白,他于是伸手拍了拍沈忆宸的肩膀,用这种无言的鼓励当做支持。
然后便换了个话题说道:
老牌勋戚能在朝堂屹立数十年不倒,自然有他的道理。成国公朱勇这些年虽然不怎么涉及军务,但是边关行事却始终有关注,石亨的一些骄狂行径跟欲壑难填的本性,被看在了眼中。
常言道物极必反,等到石亨权欲熏天的那天,往往就是到了身死人亡的那刻,朋比党羽必然没有好下场。
成国公朱勇平淡的说出这番话,其实某种意义上就是他在给沈忆宸推选帮手,扩大在朝中的己方势力,从而可以更好的制衡石亨等一众新贵。
赵王朱瞻塙满脸豪横的回了一句,可能这就跟遗传因素有关系,当年初代赵王朱高燧就恃宠而骄,联合初代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嫡,身为儿子自然是继承了父亲的秉性。
继承王位的这些年来,赵王朱瞻塙还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过,宣宗离世期间就自请送葬,积极插手皇帝家事。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钰被俘,又是他第一个跳出来,要起兵出征为皇帝报仇雪恨。
只能说景泰帝朱祁钰放在明朝帝王中,确实属于心肠偏软的那一类,要是他爹明宣宗在位遇到赵王朱瞻塙这样,估计王位怕是坐到头了。
襄王朱瞻墡毕竟有过数次监国经历,政治嗅觉这方面比养猪长大的藩王要强上太多。赵王这番话要是传到有心人耳中,皇帝不追究则已,哪天犯事要是被追究起来,就得要命。
面对襄王朱瞻墡的提醒,赵王朱瞻塙一脸无所谓的神情,反问了一句道:
说罢,襄王朱瞻墡脸上浮现出一抹轻蔑道:
听到襄王的询问,鲁王朱泰堪脸色阴沉的咬牙道:
得到鲁王肯定的回答,襄王嘲弄一笑道:
对于襄王朱瞻墡的这条要求,鲁王朱泰堪神情却犹豫道: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襄王朱瞻墡神情一脸的狠厉,单从实力上面诸藩必然不是皇帝的对手,起兵成功的可能性约等于零。
但是这个世界还存在着游戏规则跟礼法道统,朱祁钰无论是废后还是易储,乃至于最初的得位,其实都缺少名正言顺,留下来诸多弊端。
四字看似在实力面前无足轻重,可事实上放在封建王朝里面,这会严重的影响士气跟战斗力。就好比打着谋朝篡位的名义起兵,与打着名义,给将士跟百姓带来的心理认同感完全不同。
前者说不定还没打仗就自行崩溃,后者就会有着一种拯救天下的正义感,愿意为之死战!
襄王等人没有起兵的想法跟胆量,他们自己心中清楚,可皇帝不知道。景泰帝朱祁钰如果掌控不了四字,那么就会被天下质疑,就如同建文帝削藩太过,最终被湘王一把火***,从而被舆论千夫所指丧失了正义性。
这番计划其实就是一场豪赌,赌朱祁钰敢不敢把事情闹大威胁到皇权正义性,赌朱祁钰怕不怕诸藩起兵重蹈建文帝的覆辙。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襄王此举确实有着一定的成功率,用天下大势去压迫朱祁钰妥协。只是很可惜,他们想着该如何造势的时候,沈忆宸想的却是该如何动手,双方不在一个档次上!